Category Name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销售热线:
Contact Hotline
+86 18620093439
E-mail:pm@galan.net.cn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长虹村茶园岗239号二楼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大连“皮匠夫妻”:要把百年的“表里如一”传下去


/ 文·吴国有 图·吕忠彬 /

人物名片

赵家丰、秋芝善夫妇,大连唯一的百年老皮铺——东胜兴皮铺第三代传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继承祖业,秉承老一辈的制作和经营理念,并不断改良工艺,将传承皮具传统手艺作为使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仍然坚守心中的信念。他们守护着百年老店东胜兴皮铺,老屋和老手艺都已成为复州古城一道文化风景。

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手持八根皮条,双手上下左右回转翻飞,不一会儿,一根形状颀长、花纹匀称紧致的皮鞭花便呈现在人们面前,宛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赢得在场100多位观众一阵阵赞叹……

这是2019年7月发生在位于金普新区的柏德皮具中国有限公司的一幕。当时,柏德皮具中国有限公司专程派员前往百公里外的瓦房店市复州城镇,盛邀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家丰、秋芝善夫妇,来公司为百余名公司骨干和来自全国的订货商讲述赵家皮铺百年发展史,并现场演示中国传统手工皮具制作。

赵家几代人百年从事手工皮具生产、经营的曲折经历,这对“皮匠夫妻”长达半个多世纪锲而不舍、精心传承皮具传统工艺的工匠精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几代皮匠 坚守“表里如一”

走进位于复州城古东城门一侧的“东胜兴皮铺”,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满满悬挂着的琳琅满目的各式皮具和皮张。色彩艳丽的牛皮笼头,古朴精致的牛皮鞭子及鞭梢,小巧玲珑的牛皮山花,样式不一的牛皮花样象鼻,以及一排排色彩纷呈的狐、兔、狗、貂、羊等动物毛皮,仿佛让人们的思绪穿越时光的隧道,徜徉在农耕时代的光影中。

清朝末年,赵家丰的爷爷赵堂春,继承祖业在原复县李店镇石灰窑村开了一家皮铺,主要从事车马牛具和民用靰鞡的手工制作,在三里五村颇有名气。“赵家皮具”以皮质优良、工艺严谨、结实耐用和样式美观而备受青睐。以熟皮为例,赵家皮铺选择的皮料(主要是牛皮),必须是刚剥下的鲜皮,加工皮张不过夜,十几道工序一气呵成,确保熟皮质地坚韧,加工出来的皮具表里如一。因此,前来购置、订制皮具的顾客络绎不绝。

赵家丰的父亲赵忠明从小就受到皮具制作的耳濡目染,不仅继承了老一辈传下来的一整套加工皮具的手艺,更坚守“表里如一”的经营信条。解放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力的解放也迎来了车马皮具需求的高峰。赵忠明在复州城里创立了“东胜兴皮铺”,在当时周围相继开张的二十八家皮具生产作坊中,“东胜兴皮铺”的生意最火。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赵忠明恪守祖规,从熟皮的每道工序直至一刀一编的加工,全由“老法”制成。村屯里的“车把式”“牛把式”们从一个笼头、一个山花或一根鞭子,便能认出是“东胜兴皮铺”的皮货。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化,赵忠明在1956年以后先后成为复州制鞋厂、复州毛毯厂的工人。赵忠明在厂里被大家称为“大师傅”,带出了一拨又一拨制鞋、做皮具的徒弟。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都秉承了如赵家皮铺一般坚守质量、表里如一的信条,产品在全县叫响,一时供不应求,给集体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妻子加入 赵家有了“铁三角”

今年已74岁的赵家丰,由于出生在“皮匠世家”,从小就闻惯了熟皮的味道,清楚皮具制作的每道工艺,十几岁时便摆弄着加工皮具的工具,在父亲身边跟前跟后地帮忙。父亲刮皮时,他双手用力抻扯皮张;父亲盘皮时他打下手翻动;父亲割皮时他仔细瞧着,记在心里,自己也试着持刀割出几条皮绳……赵家丰的这些举动使父亲十分欣慰,在心里确定了自己的接班人,也格外上心地教导他。

也许是骨血里遗传的天赋,赵家丰从此迷上了皮具制作,与皮具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62年,赵家丰小学毕业后,执意跟父亲从事皮具制作,成为复州制鞋厂的工人。后来,工厂因经济效益不好而停止皮具生产,之后他又被调到复州农具厂做木工,一干就是九年。但这九年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制作皮具的手艺。他白天上班做木匠活,下班后回到家里就帮助父亲一起制作皮具。

1980年是赵家皮具峰回路转的一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呼唤下,赵家丰和老父亲以“胜利皮铺”的招牌,让赵家皮具重新亮相复州古城。继而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胜利皮铺”生意的火爆。赵家丰和年事已高的父亲不分昼夜地制作各种皮具,仍然常常供不应求。

此时,赵家丰的妻子秋芝善成为父子俩的得力帮手。这位厚道、贤惠的农家妇女,当年在赵家皮铺经营处于低谷、自己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执意与赵家丰结为夫妻。婚后,她一边照料相继出生的三个儿女、料理家务,一边向赵家丰父子俩学做皮具,她编鞭绳的手艺在当时的皮铺行业中堪称一绝。有了秋芝善分担活计,三人撑起了“胜利皮铺”的“铁三角”。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广泛推行和传统耕作方式的嬗变,农村车马牛具锐减,“胜利皮铺”的经营陷入困境,步履维艰。为了拓展销路,秋芝善又当起了皮具推销员。她走出家门,奔波于庄河、普兰店、盖州等地的乡村和牲口集市,寻找销售机遇。在牲口集市上,她得知卖主都有“卖牲口不卖笼头”的行规,便适时地向买主推销笼头,最多时一场牲口大集她能卖出十几个笼头,从而扩展了销路。她的推销也使“赵家皮具”的名声扩展到了辽宁省内外。

将手艺“承”下来

还要“传”下去

2009年10月,当时已年届九十岁的老父亲赵忠明身患重病住进医院。老人似乎预感到自己生命的蜡烛即将熄灭,病中已不能言语的他示意赵家丰将自己送回赵家老屋。这位为传统皮具工艺传承劳作了一生的老皮匠,留恋地将目光停滞在挂满墙壁的皮具后溘然而逝。

赵家丰夫妻俩及其子女们深深明白赵忠明的心愿,那就是不能让赵家皮具的手艺失传于世,不能让赵家皮铺消失在人间。

为了完成老父亲的这一心愿,赵家丰夫妻俩多年来虽然历经风风雨雨,皮铺的经营不甚景气,老两口都有疾病缠身,但他们约定“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守”,并始终对此矢志不渝。“皮匠这门手艺、皮铺这门营生养活了赵家四代人,我们对它的感情太深了!”秋芝善说。

坚守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赵家丰与秋芝善不断钻研改良皮具制作工艺,将过去只凭经验测试熟皮酸碱度的方法,改为采用先进的试纸测定,使之更为精准;将笼头梳槽由原来的木质改为铁质材料,使之更为耐用等。面对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他们将皮具的功能由农耕时代的简单实用扩展为现代的实用和精美融合一体,以满足当代人欣赏、娱乐、收藏等需求,更拓展了农耕文化传扬的载体。

他们对皮具产业的现代化也没有排斥,而是怀有开放和学习的态度。在柏德皮具中国有限公司,他们逐一参观了现代化的皮具生产流程。在看到近千米长的大型车间里,从熟皮到分割、上色、裁剪、缝制等十几道工序完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完成的震撼场面后,夫妻俩频频称道,赞叹不已。在从古老的传统手工皮具制作到现代化皮具产业生产的飞跃中,他们领悟到不同的皮具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和各自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进而吸收了更多的理念和技巧。

非遗传承人

守的是技艺,传的是“风范”

坚守还要代代传承,将“一个人也要坚守下去”的信念化作行动。赵家丰夫妻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导子孙后代身上。在他们的精心培育引导下,儿子赵国龙从小就接触皮具制作,学习父辈手艺,如今他一边从事汽车运输行业,一边进行皮具制作,已经能够独立制作笼头、山花等皮具。对于其他的子孙,老两口也尽量灌输传统手艺的观念,有机会便给孩子们讲述赵家皮铺的故事,着意培养他们的传承意识。

不过,儿孙们对皮具这个行业的感情并不像祖辈们一样深厚。与其他许多传统手艺一样,赵家皮具的手工制作传统工艺也面临着逐渐被遗忘、有失传可能的境地。夫妻俩渴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门手艺,了解工匠精神。心胸豁达的赵家丰和秋芝善打破家族传承的樊篱,向外界敞开了传承赵家皮具制作工艺的大门。一次,一个来自庄河的中年人带着礼品上门求教,夫妻俩非常赞赏其好学的态度,以诚相待,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并对其寄予厚望。还有一次,一位常常光顾“东胜兴皮铺”的顾客表示自己对赵家皮具工艺颇有兴趣,愿意在传承和经营方面做点事情,夫妻俩都很感动,热情相待。他们欢迎所有对传统手艺表达善意的人。

2013年,已改回旧店名的百年老店“东胜兴皮铺”被确定为大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赵家丰、秋芝善夫妻俩被确定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而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让“东胜兴皮铺”的品牌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来自北京、沈阳、大连等地的诸多企业来到“东胜兴皮铺”采购、定制、寻求合作、参观学习,还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百年皮具文化,汲取匠人精神真谛。

百年皮铺,匠人精神。如今,百年老店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是复州古城的一道风景,默默见证着赵家皮具的百年兴衰和传奇故事。

1、2.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东胜兴皮铺”。

3.结婚50多年,老两口一直相敬如宾。

4、5、6.夫妇在店里制作皮具。

7、8.挂满各式皮具和皮张的百年老店。